close
名片设计 推荐健亨行销各種客製化貼文服務gucci handbags sale

《親子天下》與兒福聯盟今(1)日共同公布了一份針對台灣10~15歲兒童及青少年進行的「兒少媽寶調查」。結果顯示:自我評價低的孩子中,有四成只要遇到困難就希望父母出面幫忙解決,比全體平均值高。正向教養則帶給孩子自信與勇氣,經常獲得父母稱讚與安慰的孩子中,有84%勇於面對挑戰,遇到不會做的事,願意自己試著做;反之,不常獲得稱讚與安慰的孩子,則只有68%願意嘗試挑戰難題。

近年來「親師座談」已從小學向上蔓延到大學,選不到課要爸媽出面拜託教授。進入職場,面試帶著爸媽陪同,工作做不完帶回家要爸媽幫忙,社會上「媽寶」事件層出不窮。為了瞭解父母的教養取向是否影響孩子自我評價與面對挑戰的態度,《親子天下》與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合作,向全台10歲至15歲兒童青少年發出問卷,共回收1,584份有效問卷。

調查發現,10~15歲的孩子有三成自信心不足,並認為成績不好就代表「自己很笨」,有27.9%的孩子認為自己比不上別人,另有兩成的孩子悲觀地認為「世界少了我也沒有關係」;還有一成五孩子常覺得「自己什麼都不會,是個沒用的人」。而上述負面的自我評價在國中生身上的比例又顯著高於小學生。

孩子的自我肯定度愈低,忍受挫折的能力也相對偏低。在覺得自己沒用的孩子中,有三成學新東西遇到困難時會立刻想放棄,是全體平均值的兩倍。常覺得自己沒用的孩子也較容易「輸不起」,21.1%說「如果玩遊戲或比賽輸了,會再也不想參與這類遊戲比賽」,是全體平均值近3倍。有10.2%的孩子認為,如果自己睡過頭遲到,是因為爸媽沒叫他起床,而「常覺自己沒用」的孩子比率更高,有17.2%如此認為。

調查結果顯示,近五成五的孩子心情不好時,並不會和父母聊心事,這個現象在國中生年段更為明顯,比例近六成。經過交叉比對後進一步發現,缺乏父母稱讚與安慰的青少年,更有高達八成六縱使心情差也不願找父母談心事。

《親子天下》雜誌建議,父母不應用負面話語批評孩子,無助建立孩子的自信心。而孩子若遇挫折、難過,爸媽可以接納安慰孩子的情緒,更重要的是引導孩子檢視過程中成功或失敗的因素,而不是只針對結果一味讚美孩子捧上天,或給予孩子寵溺式的安慰,就不會培養出「媽寶」。
     
兒福聯盟也建議,良好的親子關係才能培養孩子的自信心,家長可以落實「愛孩子333行動」,透過「擁抱30秒」、「傾聽、陪伴30分鐘」以及「週3不加班」三個具體行動,讓孩子們獲得更多父母正向的支持與陪伴。

【延伸閱讀】
蕭敬騰:青少年有時候想要的,就是認同而已

夫妻教養不一致,怎麼辦?

詹志禹:錯愛孩子的4種方法

※更多精彩報導,詳見《親子天下雜誌網站》
※本文由親子天下雜誌授權報導,未經同意禁止轉載。


本文引用自: 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調查孩子沒自信媽寶比例高-050715126.htmllouis vuitton diaper bag
點擊流量服務各種點擊付費廣告服務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
    陳士賢湛床伐按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